最近,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当前经济形势、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,提出“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”。
这是继2020年发布新能源汽车、智能汽车等相关产业规划后,国家就这一产业发出的最新信号,内涵丰富,意义深远。

广东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,员工检查即将下线的汽车。粤港澳大湾区着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,目前已初具规模优势。记者赵晶摄
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,是应对气候变化、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。自该战略启动以来,从电动车是否环保到多条技术路线博弈,从政策支持力度到燃油车退出进度,新能源汽车发展也饱受争议。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,汽车“电动化和智能化”趋势愈发明显,近年来人们在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逐渐形成共识,中央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“加快发展”可谓恰逢其时。
要看到,经过20年研发和示范推广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初具产业规模和技术优势。
目前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基本实现贯通,电池、电机、电控等“三电”核心技术基本实现自主可控,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全球领先。
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排名全球前十榜单中,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占一半。其中,宁德时代续占榜首,比亚迪则升至第四位。

浙江长兴县天能帅福得公司全自动化智能生产线,员工在生产锂电池电芯。尹月摄(中经视觉)
值得关注的是,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21.5万辆和120.6万辆,同比增长均为2倍,显示出勃勃生机。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则由今年初的5.4%,提高至上半年的9.4%。其中,6月的渗透率超过12%。从智能手机、移动支付等相关产业经验来看,当一个品类渗透率接近10%,即意味着该品类进入占领市场的快车道。
在国家“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”大背景下,作为仅次于房地产的大宗商品,新能源汽车的加快发展,对于引领绿色消费,挖掘国内市场潜力,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意义不言而喻。

广西融安县综合能源服务站,车主使用柔性充电堆充电。该服务站是广西区内第一座县域综合能源服务站。谭凯兴摄(中经视觉)
从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态势来看,欧美日韩都已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加速奔跑。
得益于补贴力度的加大,去年欧洲销售新能源乘用车127万辆,反超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。
据报道,美国设定了到2030年零排放汽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50%的目标。
欧美汽车产业的“新能源化提速”,势必会对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先发优势形成挑战。这些变化敦促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战略清醒。
具体到企业层面——
奔驰已将战略从“电动为先”升级到“全面电动”
大众、宝马、福特、斯特兰蒂斯等跨国车企也已提出明确电动化时间表
丰田、现代等还在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
尤其是特斯拉,上半年全球销量高达38万辆,而我国大部分车企销量仅3万多辆。虽说五菱宏光MINI EV销量超18万辆,但其产品定位与特斯拉不属于同一个档次,没有可比性。
因此,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,我国车企还需下大力气,加快提升产品和品牌竞争力。
而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赛道的蔚来汽车最近也在接触新的制造工艺,由于本身的全铝车身的制造成本过于昂贵,所以在新产品ET7采用了钢-铝混合车身,提高车身的刚性,降低车身制造成本,

当初ES8为了减重,整车大量使用了铝合金材质,甚至在纵梁等部位都使用了高成本的航空7系铝合金,最终使ES8的白车身重量控制在了335kg,比小得多的途观L还轻了20kg,但问题是,ES8直线飙升的成本,无论是对厂家还是消费者来说,都不是一件好事。

这次ET7的车身结构回归理性,采用了更加常见钢铝混合结构,把生产成本降了下来,

车身指标回归理性带来的成本降低,也让ET7在保持价格与ES8接近的情况下,做到了更好的性能、更长的续航、更丰富的配置以及更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。
钢-铝混合车身将是新汽车的理性的发展方向,保证钢性的同时,降低车身重量,就目前为什么钢-铝车身没有被各大车企广泛应用,有以下三原因:
目前钢-铝的车身的制造成本还是很高,且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
钢-铝阻焊焊接的技术难题,均铆接代替,成本高,效率低,
日后维修成本高,受撞击变形,或者是车身结构件受损,那么只能将变形部位切割,整个更换。
目前据我协会了解,蔚来正在和一家三宇集团科研企业接触,据蔚来反应,这家企业目前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可以焊接钢-铝的阻焊焊接设备,这将大幅度的降低整车制造成本,提高产能.这将对整个新汽车的制造行业是一个推动.也为中国企业点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