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:不锈钢 碳钢 焊接工艺
前言
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,大容量的高温高压机组不断涌现,高温高强度钢材使用越来越普遍,从中温段与高温段使用不同的材料机率越来越大,不同材料间焊接也就成了普遍现象,本文试从本人多年的焊接工作实践中分析了TP304L+20的焊接性,为以后的焊接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。
由于TP304L为奥氏体钢,20钢为珠光体钢,这就涉及到异种金属的焊接问题。异种金属的焊接要比同种金属的焊接复杂得多,因此首先应了解异种金属的焊接性问题。
1异种金属焊接存在的问题
异种金属焊接时,由于两种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、化学性能及化学成分等有显著差异,无论从焊接机理和操作技术上都比同种金属复杂得多。20与SA312-TP304L焊接存在的问题:
1.1线胀系数相差大,熔池结晶时会产生很大的焊接应力。由于焊缝两侧金属承受的应力状态不同,所以易使焊缝及热影响区产生裂纹,甚至导致焊缝与母材金属剥离。
1.2热导率和比热容相差大,会使焊缝结晶条件变坏,晶粒粗化严重,并影响难熔金属的润湿性能。
1.3由于稀释作用,使焊缝中的奥氏体形成元素含量减少,出现脆硬的马氏体组织,导致焊缝产生裂纹,以致焊接接头的塑性和韧性降低。
1.4由于碳浓度的差异,有可能出现碳的迁移,而导致熔合区产生软化(脱碳层)和硬化(增碳层)现象。
1.5金属20与SA312-TP304L之间形成的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多,容易使焊缝产生裂纹,甚至断裂。
1.6电磁性相差大,焊接电弧愈不稳定,焊缝成形愈变坏。
2焊接工艺评定:
材料化学成分组成2.1焊接材料选用:用奥氏体焊条来焊接时,会出现母材对焊缝金属的稀释问题,造成奥氏体形成元素不足,其实质问题就是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,尽可能限制电流以减少熔合比,防止过渡层形成马氏体,减少产生裂纹的可能性。按照德龙焊缝组织图镍当量和铬当量计算公式,镍当量按Nieq=Ni+30C+30N+0.5Mn%计算,铬当量按Creq=Cr+Mo+1.5Si+0.5Nb%计算,母材成分按两种材料等比例混合后的成份,可由德龙图求得,即为图中的C点,可以认为C为待焊母材的成份。当选用E308系列焊材时,焊材的铬镍当量对应图中的D点。CD直线上的各点代表焊缝组织镍当量和铬当量,随着熔合比的变化,焊缝化学成分在CD间变化,D点离直线CD与出现马氏体线的交点很近,即熔合比很小,仅为0.15,一般焊接很难达到这个要求,所以很容易出现马氏体组织。当选用E309系列焊材时,焊材的镍铬当量对应图中的E点,从图中可以看出E点离CE直线与出现马氏体的交点较远,熔合比可达0.5,而且在焊缝中易于形成具有A+F双相组织,出现双相组织的熔合比也可达0.3,焊接过程中容易满足这个要求。当选用E310系列焊材时,焊材的镍铬当量对应图中的f点,从图中可以看出熔合高达0.7仍可保证焊缝不出现马氏体组织,而为单相的奥氏体。从抗裂的角度来说,选用能形双相组织焊缝的焊材更为合适,即E309系列焊材。
2.2工艺参数确定:选取长150mm,直径63.5mm,壁厚6mm的焊接试件,20与SA312-TP304L的各三件,将试件的一侧打磨出角度为30-32.5℃,钝边为1-2mm,取20与SA312-TP304L的试件各一件,将打磨侧进行组对,留间隙2-3。选用ER309L,Φ2.5焊丝进行打底焊接,直流正接,电流为(60-70)A,电压U=(21-23)V,焊速为(60-70)mm/min;盖面焊缝采用E309-15Φ2.5焊条,直流反接,电流为(60-70)A,电压U=(24-26)V,焊速为(50-70)mm/min焊接规范进行焊接。
2.3焊后检验:焊接后对焊缝进行RT检验、金相组织分析、面弯、背弯等性能试验,检验结果符合焊接工艺评定的有关规范标准。
3现场工艺执行:
3.1焊前准备
3.1.1焊接设备选用带衰减的逆变式直流弧焊机.
3.1.2对于薄壁管,坡口选择V型,对于厚壁管,坡口为双V型。为防止铁水流动性差而造成根部未熔合,钝边厚度不宜超过1mm。为防止在焊缝中产生气孔,坡口及内外两侧15~20mm范围内打磨到露出金属光泽。
3.1.3焊丝去除表面的油、垢及锈等污物,露出金属光泽,在现场使用时,必须放在专用的工具内,不得随便放置,以免造成二次污染。
3.1.4焊条经过150℃烘焙1.5~2h,置于80~100℃的不锈钢专用保温筒内,随用随取。
3.2对口
3.2.1对口时,不得在管道上焊接任何临时支撑物,不得强行对口,以减少附加应力。目前公司采用的对口方式有:一、专用夹具,一种规格制备一种夹具。二、自由状态下对口,一般用于组合场地。
3.2.2对口间隙宜为所施焊的焊丝直径,保证焊接时易于送丝,间隙太大,容易产生内凹或根部过高等缺陷;间隙太小,易产生未焊透。
3.3焊接工艺
3.3.1 TIG打底焊
为防止焊缝根部氧化,焊前在管内充氩保护。充氩范围以坡口轴向中心为基础,可采用橡皮及铁皮做成外径稍大于管子内径的护板,在管子内部每侧各250~300mm处封住管端,也可贴上两层可溶纸,用浆糊粘住,做成密封气室。利用细铜管把头敲扁插入焊缝内,也可从探伤孔或疏水管通入,流量为15~20L/min。充氩时当感觉到气体从焊缝间隙轻微溢出时,用打火机熄灭来判断其大概纯度。当打火机熄灭检验后,用铝铂纸贴住焊逢间隙,留一小部分通气不封死,调整氩气流量为5~10L/min(以防止流量过大造成氩气的浪费及可能产生内凹、过小产生氧化过热)开始打底焊。坡口其它部分焊到时边焊边揭开铝铂纸,保证管子内部氩气的纯度。
操作上引弧应在坡口内部上进行,不要在母材金属上随便引弧。焊接时焊丝角度要正确,运丝要平稳,电弧不宜过长。应特别注意收弧质量,收弧时先将焊接电流衰减下来,填满弧坑后移向坡口边沿收弧,以防止产生弧坑裂纹。
为保证焊缝根部不被氧化,焊接第二层时仍需内部冲氩保护。
3.3.2 SMAW盖面焊
多层多道焊时,采用小参数,注意层间温度的控制。采用多层多道焊时,由于次层对前一层既能起消氢作用,又能改善前层焊缝的淬硬组织。层间温度控制在200℃~250℃之间,直至焊接结束。
4结论
4.1在多年的施工实践中,以上焊接工艺合格率一直稳居在97%以上,机组运行正常,因此,该焊接工艺是可行的。
4.2合适的焊接材料,合理科学的施焊工艺是产生优质焊缝的先决条件。
4.3近年来所采用的药芯焊丝在工程中也得到应用,但由于在设备内部形成的熔渣较难清除,它的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。为了减少不锈钢焊接的成本、提高焊接效率,建议有关部门研制一种新型的焊接材料或焊接方法。
参考文献:
[1]电力工业部,DL5007-92 电力建设施工验收技术规范(火力发电厂焊接篇),1992
[2]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,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(焊接篇),1996
[3]周振丰等,焊接冶金与金属的焊接性,机械工业出版社,1988
[4]能源部,SD340-89 火力发电厂锅炉、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,1989
[5]《耐热结构钢及耐热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》作者:М.Ф.阿列克森科
[6]《异种金属焊接技术指南》作者:刘中青 刘凯 出版日期:1997年12月第1版